(通讯员:余紫阳)为切实筑牢课题组消防安全防线,强化化学专业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,2025年11月6日,精细化学品化学课题组在化学楼A520实验室召开了“关注校园消防安全,共筑平安防火墙”主题班会。课题组全体成员出席,共同接受安全教育。
班会伊始,余紫阳同学以“燃烧三要素与实验室火灾特殊性”为切入点,强调了火灾具有快速蔓延、隐蔽性强、易引发二次危害等特点。结合特定化学品易燃、易爆、腐蚀性强等特性,深入讲解了燃烧的基本条件与实验室火灾的巨大危害,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 “化学实验安全无小事”。
余紫阳同学全面介绍了实验室安全常识:从试剂混存、不规范操作、通风系统故障等常见火灾成因,到“人走断电、物归原位、定期检查”等针对性预防措施;从“报警时需清晰说明地址、火情、人员情况”的规范流程,到“小火用灭火器扑救、大火及时疏散”的初期火灾处置原则,每一个场景都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实际密切关联。针对学生宿舍违规使用电热毯、电吹风、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,以及电动自行车“进楼入户、飞线充电”等高频安全隐患,余紫阳同学结合事故案例进行深度剖析,重点强调了当事人需承担的法律责任,引起同学们的深刻警醒。
讨论环节气氛热烈,同学们踊跃发言,积极交流感悟体会。王玉龙同学深有感触地说:“以前觉得火灾只存在于新闻报道当中,离自己很遥远。通过今天主题班会的学习,我意识到安全隐患可能就藏在容易忽视的角落里。作为化学专业的研究生,我们每天与各类试剂、仪器打交道,更应该主动承担安全责任,切实做到实验结束及时拔掉电源插头、规范存放各类试剂耗材、自觉抵制违规用电。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,正是守护平安的关键。我们应该把安全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,为守护实验室安全多做贡献。” 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班会为契机,主动学习消防安全知识,在自身做到遵守操作规范的同时,经常提醒身边同学防患于未然,争做校园安全的“守护者““宣传员”。
此次班会通过消防知识的普及教育,使同学们牢固树立安全意识。它有效提升了大家的消防安全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,实现了从“被动接收”到“主动担当”的角色转变。安全,不仅仅是悬挂在墙上的规章制度,更要成为根植于大家内心的行为准则与文化自觉,这才是开展安全教育的根本意义。

编辑:张 涛 审核:李子龙